【萬病回春 卷七 痘瘡341】
小兒痘瘡何以知?
小兒患痘瘡,臟腑虛寒者見證(忌服寒涼藥):惡寒、寒熱往來、自汗惡風、手足厥冷、面青、面色 白、目睛青色、糞色青白;體淨、怠惰嗜臥、二便清利、吐瀉不渴;昏睡、口鼻氣冷、飲食不進、乳食不化;腹脹、聲音微弱、足脛冰冷、精神慢弱;懶言、吐乳瀉清、脈浮細而虛(乃表虛)、脈沉細而遲(乃裡虛)。
小兒痘瘡,臟腑實熱者見證(忌服溫熱藥):面赤、大便閉、身體壯熱、毛焦膚燥;唇紫、小便赤、手足熱極、驚悸譫語;眼黃、口氣熱、吐痢而渴、狂亂叫哭;鼻塞、流清涕、大便焦黃、腹脹不食;頭痛、身皆痛、煩躁痰壅、胸膈痞滿;嗆喉、咽乾燥、咳嗽喘促、上下失血;脈浮數而實大(表)、脈沉實而數(裡)。
痘有十候:發熱、初出、出齊、起泛、行漿、漿足、回水、收靨、結痂、還元。
初發熱宜: 加味敗毒散 初起發熱即服此藥,神效。
柴胡 前胡 羌活 獨活 防風 荊芥 薄荷 枳殼 桔梗 川芎 天麻 地骨皮。
上古方,除參苓,恐補早助火也。
宜加紫草、蟬蛻、蘇葉、麻黃、薑蠶、蔥白帶根解熱。
泄瀉加豬苓、澤瀉,去紫草,水煎熱服,出汗為佳。
升麻葛根湯 發熱之初,未分麻痘、傷寒、傷食等症,宜此解散,庶無誤事。
升麻 葛根 白芍(各三錢) 甘草(一錢) 上銼一劑,生薑三片,水煎熱服。
寒月加蘇葉八分;四肢逆冷加桂枝一錢半;腰痛當知是痘,加桂枝錢半;時氣酷烈,發熱太甚,乃是毒瓦斯盛,加牛蒡子一錢半,只服前敗毒散尤妙。
痘初出宜: 神功散 治痘出毒瓦斯太盛,血紅一片,不分地界,如紋蠶種,或諸失血、嘔,吐瀉,七日以前諸症可服解毒。
黃 人參 白芍 紫草 生地 紅花 牛蒡子(各等分) 前胡 甘草(減半) 上銼,水煎,不拘時服。
熱甚加黃連、黃芩各一錢;未退者,再加大黃研入。
有驚者,加蟬蛻一個去翅足。
若頭粒淡黑者,有寒乘之,加官桂一錢。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