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病回春 卷一 藥性歌15】
小茴性溫,能除疝氣,腹痛腰疼,調中暖胃。
大茴味辛,疝氣香港腳,腫痛膀胱,止嘔開胃。
(鹽湯浸,炒。)
乾薑味辛,表解風寒,炮苦逐冷,虛熱尤堪。
附子辛熱,性走不守,四肢厥逆,回陽功有。
(厥冷回陽用生;引諸藥行經用面裹火煨,去皮臍,切四片,用童便浸透,晒乾。)
川烏大熱,搜風入骨,濕痹寒疼,破積之物。
木香微溫,散滯和胃,諸氣能調,行肝瀉肺。
沉香降氣,暖胃追邪,通天徹地,衛氣堪夸。
丁香辛熱,能除寒嘔,心腹疼痛,溫衛可曉。
(氣血盛者,勿與丁香,以其益氣也。)
砂仁性溫,養胃進食,止痛安胎,通經破滯。
蓮肉味甘,健脾理胃,止瀉澀精,清心養氣。
肉桂辛熱,善通血脈,腹痛虛寒,溫補可得。
桂枝小梗,橫行手臂,止汗舒筋,治手足痹。
吳茱辛熱,能調疝氣,臍腹寒疼,酸水通治。
(去梗,炒。)
延胡氣溫,心腹卒痛,通經活血,跌撲血崩。
薏苡味甘,專除濕痹,筋節拘攣,肺癰肺痿。
(去殼淨。)
肉蔻辛溫,脾胃虛冷,瀉利不休,功可立等。
(面裹煨熟,切碎,紙包,捶去油。)
草蔻辛溫,治寒犯胃,作痛嘔吐,不食能治。
訶子味苦,澀腸止痢,痰嗽喘急,降火斂肺。
草果味辛,消食除脹,截瘧逐痰,解溫辟瘴。
常山苦寒,截瘧損痰,解傷寒熱,水脹能寬。
(酒浸,切片。)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