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金鑑 刪補名醫方論 卷二 四神丸 21】
治脾腎雙虛,子後作瀉,不思食,不化食。
肉果 二兩 補骨脂 炒,四兩 五味子 二兩 吳茱萸 炮,二兩。
上為末,紅棗四十九枚,生薑四兩、切,水煮,棗熟去薑,取棗肉搗,和藥丸,桐子大。
空心鹽湯下。
(1)二神丸:去茱萸、五味。
(2)五味子散:去肉果、補骨脂。
〔集註〕:
柯琴曰:瀉利為腹疾,而腹為三陰之都會,一臟不調,便能瀉利。
故三陰下利,仲景各為立方以主之:太陰有理中、四逆;厥陰有烏梅、白頭翁,少陰有桃花、真武、豬苓、豬膚、四逆湯散、白通、通脈等劑,可謂曲盡病情,諸法備矣。
然祗為一臟立法,若三臟相關,久留不痊,如子後作瀉一證,猶未之及也。
夫雞鳴至平旦,天之陰,陰中之陽也。
因陽氣當至而不至,虛邪得以留而不去,故作瀉於黎明。
其由有四:一為脾虛不能制水,一為腎虛不能行水,故二神丸君補骨脂之辛燥,補腎以行水,佐肉果之辛溫,補脾以制水,丸以薑、棗,又辛甘發生諸陽也;一為命門火衰不能生土,一為少陽氣虛無以發陳,故五味子散,君五味子之酸溫,以收坎宮耗散之火,使少火生氣以培土也,佐吳茱萸之辛溫,以順肝木欲散之勢,為水氣開滋生之路,以奉春生也。
此四者,病因雖異,而見證則同,皆水亢為害。
二神丸是承制之劑,五味子散是化生之劑也。
二方理不同而用則同,故可互用以助效,亦可合用以建功。
合為四神丸是制生之劑也,制則生化,久泄自瘳矣。
稱曰四神,比理中、八味二丸較速歟!
〔按〕:
命門無火,不能為中宮腐熟水穀之用;腎氣不固,誰復司其閉藏之職。
故木氣才萌,不疏泄而亦疏泄矣。
雖是木邪干土,亦實腎之侮脾也。
此際當脾腎雙補,固濇平肝。
故以補骨脂溫腎,肉果補脾。
五味子收濇,吳茱萸瀉肝。
腎煖而氣蒸,肝平而脾旺,關門閉而水穀腐矣。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