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金鑑 刪補名醫方論 卷二 八味地黃丸 13】
治命門火衰,不能生土,以致脾胃虛寒,飲食少思,大便不實,或下元衰憊,臍腹疼痛,夜多漩溺等證。
熟地黃 九蒸為度,搗膏,八兩 乾山藥 四兩 山萸肉 四兩 白茯苓、丹皮、澤瀉 各三兩 肉桂、附子 各一兩。
上八味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酒下十五丸,日再服。
〔集註〕:
趙獻可曰:君子觀象於坎,而知腎中具水火之用。
今人入房而陽易舉者,陰虛火動也;陽事先痿者,命門火衰也。
真水竭則隆冬不寒,真火熄則盛夏不熱。
是方也,熟地、山藥、澤瀉、丹皮、茯苓、山萸皆濡潤之品,所以能壯水之主;肉桂、附子辛潤之物,能於水中補火,所以能益火之原。
水火得其養,則腎氣復矣。
喻昌曰:金匱用八味丸,治腳氣上入少腹不仁者。
腳氣即陰氣,少腹不仁即攻心之漸,故用之以驅逐陰邪也。
其虛勞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則因過勞其腎,陰氣逆於少腹,阻遏膀胱之氣化,小便不通利,故用之溫養下焦,以收腎氣也。
其短氣有微飲者;飲,亦陰類,阻其胸中之陽,自致短氣,故用之引飲下出,以安胸中也。
消渴病,飲水一斗,小便亦一斗,此腎氣不能攝水,小便恣出,源泉有立竭之勢,故急用以逆折其水也。
夫腎水下趨之消證,腎氣不上升之渴證,非用是以蟄護封藏,蒸動水氣,捨此曷從治哉!後人謂八味丸為治消渴之聖藥,得其旨矣。
柯琴曰:命門之火,乃水中之陽。
夫水體本靜,而川流不息者,氣之動,火之用也,非指有形者言也。
然火少則生氣,火壯則食氣,故火不可亢,亦不可衰。
所云火生土者,即腎家之少火游行其間,以息相吹耳。
若命門火衰,少火幾於熄矣。
欲暖脾胃之陽,必先溫命門之火,此腎氣丸納桂,附於滋陰劑中十倍之一,意不在補火,而在微微生火,即生腎氣也。
故不曰溫腎,而名腎氣,斯知腎以氣為主,腎得氣而土自生也。
且形不足者,溫之以氣,則脾胃因虛寒而致病者固痊,即虛火不歸其原者,亦納之而歸封蟄之本矣。
崔氏加減八味丸,以五味之酸收,易附子之辛熱,腎虛而不寒者宜之也。
千金方於八味外,更加元參之鹹寒,以助熟地而滋腎;加芍藥之酸寒,助丹皮以滋肝。
總之為桂附加鎖鑰耳。
以之壯水則有餘,以之益火恐不足也。
濟生方加牛膝、車前以治水腫,倍茯苓以輔地黃、山藥、茱萸,與澤、丹、車、牛等列,隨證加減,允為得法。
益陰腎氣丸於六味外加當歸、五味、柴胡,以治目暗不見,化裁愈妙矣。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