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用易詳解 十六卷 提要】 [打印本頁]

作者: 八方    時間: 2012-8-16 05:51
標題: 【用易詳解 十六卷 提要】

用易詳解 十六卷  提要

 
永樂大典本


宋李杞撰。杞字子才。號謙齋。眉山人。
 

仕履未詳。考宋有三李杞。其一。爲北宋人。
 

官大理寺丞。與蘇軾相唱和。見鳥臺詩案。一爲朱子門人。字良仲。平江人。
 

卽嘗錄甲寅問荅者。與作此書之李杞。均非一人。或混而同之者。誤也。
 

其書原本二十卷。焦竑經籍志。作謙齋詳解。朱彝尊經義考。作周易詳解。考杞自序稱經必以史證。
 

後世岐而爲二。尊經太過。反入於虚無之域。無以見經爲萬世有用之學。故取文中子之言。
 

以用易名編。其述稱名之義甚詳。竑及彝尊。殆未見原書。故傳聞譌異歟。外閒久無傳本。
 

惟永樂大典。尚散見各韻中。採掇裒輯。僅闕豫隨无妄大壯暌蹇中孚七卦。及晉卦後四爻。
 

其餘倶屬完善。謹排次校核。釐爲十六卷。書中之例。於毎爻解其辭義。復引歷代史事以實之。
 

如乾初九稱舜在側微。乾九二稱四岳薦舜之類。案易爻有帝乙高宗之象。
 

傳有文王箕子之辭。是聖人原非空言以立訓。故鄭康成論乾之用九。
 

則及舜與禹稷契皐陶在朝之事。論隨之初九。
 

則取舜賓於四門之義。明易之切於人事也。
 

宋世李光楊萬里等。更博採史籍。以相證明。
 

雖不無稍渉汜濫。而其推闡精確者。要於立象垂戒之旨。實多所發明。杞之說易。猶此志矣。
 

其中不可訓者。惟在於多引老莊之文。
 

如蒙之初六。則引老子終日皞而不嗄云云。以爲童蒙之義。履之彖。
 

則引莊子虎與人異類而媚養己者云云。以爲履虎尾之義。夫老莊之書。
 

其言雖似近易。而其強弱攻取之機。形就心和之論。與易之无方无體。而定之以中正仁義者。
 

指歸實判然各殊。自棄夢得巖下放言。稱易之精蘊。盡在莊列。
 

程大昌遂著爲易老通言。杞作易編。
 

復引而伸之。是則王弼輩掃除漢學流弊無窮之明驗矣。
 

別白存之。亦足爲崇尚淸談者戒也。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