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
簡介:為蜜蜂科昆蟲中華蜜蜂、意大利蜜蜂在蜂窠中釀成的蜜糖。
異名:食蜜、蜜、白蜜、蜜糖、沙蜜、蜂糖。
功用:補中緩急,潤肺止咳,潤燥滑腸,解毒。
主治:脾胃虛弱,體倦少食,脘腹作痛;肺燥咳嗽,痰少或乾咳;腸燥津枯,大便秘結;瘡瘍熱毒,或服烏頭、附子等引起的毒性反應。
成分:含大量葡萄糖和果糖、少量蔗糖、蛋白質、檸檬酸、蘋果酸、琥珀酸、甲酸、乙酸、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0、維生素C、維生素K和泛酸、煙酸、胡蘿蔔素、澱粉酶、轉化酶、脂酶,微量的鎂、硫、磷、鈣、鉀、鈉、碘等多種無機鹽。
性味歸經:味甘,性平。
入肝、脾、大腸經。
用法:沸水沖服,或入膏劑、丸劑。
注意:痰濕痞滿、腸滑腹瀉者忌服。
應用舉例:1.白芍9克,甘草9克;煎湯取汁,加蜂蜜30克,溶化服。
用於脾虛肝旺,肝脾不調所致的脘腹拘急疼痛,少食易饑。
2.馬齒莧30克,車前草30克,煎湯取汁,加蜂30克,溶化服。
用於濕熱瀉痢,少食腹痛,小便短少。
3.百部30克,煎湯取汁,濃縮,加蜂蜜60克,小火煎沸成膏,待冷備用。
每次1湯匙,沸水化服。
用於肺虛久咳,乾咳喉乾,或肺癆咳嗽。
引用: http://www.pharmnet.com.cn/tcm/slsw/sl/1172/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