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藥-地榆】
地榆 【藥用】本品為薔薇科植物地榆的根及根莖。
【性味與歸經】苦、酸,微寒。
入大腸經。
【功效】涼血止血,瀉火斂瘡。
【臨床應用】 1.用於便血、血痢、痔瘡出血、尿血、崩漏等症。
地榆涼血止血,善於治下部出血的病症,尤其對痔血、便血等症為常用之品,往往與槐花等藥配合應用。
2.用於燙傷、皮膚潰爛、流脂水、疼痛等症。
地榆瀉火毒並有收斂作用,燙傷後,取生地榆研極細末,麻油調敷,可使脂水減少,疼痛減輕,癒合加速,為治燙傷要藥。
【處方用名】地榆炭(炒至外黑內呈老黃色為度。
用以止血)、生地榆(研末,外用可治燙傷)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煎服。
外用適量。
【按語】 1.地榆性寒而降,功能涼血止血,瀉火解毒。
前人說:「古者斷下多用之」。
用治一切血症,而以下焦血熱如腸風下血、血痢、崩漏等症為主;其它如吐血、咯血、衄血,亦可應用。
2.過去一般用治便血,多用地榆炒炭。
近年來經臨床實踐,體會到用生地榆治便血,也有一定效果。
在必要時劑量可用五錢至一兩,煎服。
3.本品在臨床上應用比較廣泛,除用於止血之外,還可應用於痢疾、燒傷、皮炎、濕疹及狂犬病等。
引自:http://www.chinesemedicine.com.hk/disc600big5/upload/viewthread.php?tid=1354&extra=page%3D1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