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袪瘀藥-蟅蟲】
蟅蟲 【藥用】鱉蠊科昆蟲地鱉EupolyphagasinensisWalker或冀地鱉steleophaga plancyi(Boleny)的雌蟲體。
【性味與歸經】咸,寒;有小毒。
歸肝經。
【功效】祛瘀通經消症,續筋接骨。
【臨床應用】 1.用於血滯經閉,症瘕結塊等症。
地鱉蟲咸寒,入血軟堅,功能破血逐瘀,通經消症,配大黃、水蛭、虻蟲、桃仁等,可治血瘀經閉;配柴胡、鱉甲、黃芩、大黃等,可治瘧疾日久不癒、脾臟腫大。
2.用於跌僕傷痛,筋傷骨折,以及腰部扭傷等症。
地鱉蟲又為傷科要藥,對損傷骨折、瘀滯疼痛,能逐瘀血、止疼痛,續筋骨,可配骨碎補、乳香、沒藥等同用。
此外,單味研末吞服,還可治腰部扭傷之症。
【處方用名】蟅蟲、地鱉蟲、土鱉蟲(炒至微焦應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煎服。
或研烘焙後研粉吞服,每次1--1.5g。
【按語】蟅蟲,性味咸寒,專入肝經,祛瘀破血善通經消症,又能續筋接骨,用於傷科要藥。
其力雖強,而性近和緩。
然究屬攻逐之品,故體虛孕婦當須忌用。
據文獻記載,本品尚可用治木舌腫強及乳汁不通,值得進一步實踐與研究。
引自:http://www.chinesemedicine.com.hk/disc600big5/upload/viewthread.php?tid=1327&extra=page%3D1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