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熱藥-蒲公英】
蒲公英 [藥用] 本品為菊科植物蒲公英或其他同屬植物的全草。
[性味與歸經] 苦、甘,寒。
入肝、胃經。
[功效] 清熱解毒。
[臨床應用] 用於乳癰腫痛,疔瘡熱毒,肺癰咳吐膿血痰。
蒲公英對熱毒所致的乳癰腫痛、疔瘡有良好的效果,可單獨煎汁內服,或外敷局部;也可配合其他清熱解毒藥同用,如銀花、連翹、地丁草、野菊花、赤芍等。
治肺癰可用蒲公英配合清肺祛痰及清熱解毒藥物如鮮蘆根、冬瓜子、魚腥草、桃仁、黃連等同用。
[處方用名] 蒲公英、黃花地丁(洗淨,曬乾,切碎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 三錢至一兩,煎服。
[按語] 蒲公英功能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在過去一般僅用於乳癰、瘡腫。
近年來本品在臨床上廣泛使用,發現它除了有良好的清熱解毒作用之外,尚有利尿、緩瀉的功效。
不僅可用於外科瘡癰,且可用治內科疾患。
服配金銀花、魚腥草,可用于痰熱鬱肺;配板藍根,可用治咽喉腫痛;配忍冬藤、車前草,可用治小便熱淋;配決明子、黃菊花,可用治目赤腫痛;配梔子、茵陳,可用治濕熱黃疸;配瓜蔞、貝母,可用治乳癰紅腫;配銀花、紫花地丁、野菊花、可用於疔瘡腫毒;配夏枯草、牡蠣,可用於瘰曆痰核。
引自:http://www.chinesemedicine.com.hk/disc600big5/upload/viewthread.php?tid=1096&extra=page%3D3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