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表藥-香薷】
香薷 [藥用] 本品為唇形科植物海州香薷的全草。
[性味與歸經] 辛,微溫。
入肺、胃經。
[功效] 發汗解表,祛暑化濕,利水消腫。
[臨床應用] 用於夏季感冒風寒香薷發散風寒,有發汗解表作用,但多用於夏季貪涼,感冒風寒所引起的發熱、惡寒、頭痛、無汗等症,往往與藿香、佩蘭等配合應用。
用於嘔吐、腹瀉等症香薷有祛除暑濕的作用,故適用於暑季恣食生冷、濕阻脾胃所引起的嘔吐、泄瀉,可配合扁豆、黃連、厚樸等同用。
用於水腫、小便不利等症香薷利小便、消水腫,可單獨應用,也可配白朮同用以健脾利水。
[處方用名] 香薷、陳香薷、香茹(洗淨,曬乾,切碎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 一錢至三錢,煎服。
[按語] 香薷既能發汗解表,又能祛暑化濕,故在暑天因乘涼飲所引起的怕冷發熱無汗及嘔吐腹瀉等症,是一味常用的藥品。
本品雖能祛暑,但性溫辛散,多適用於陰暑病症,前人說:「夏用之用香薷,猶冬月之用麻黃。」
故在臨床用於祛暑解表時必須具備怕冷及無汗的症候。
如屬暑濕兼有熱象的,可配黃連同用。
至於暑熱引起的大汗、大熱、煩渴等症,就不是本品的適應範圍了。
引自:http://www.chinesemedicine.com.hk/disc600big5/upload/viewthread.php?tid=1044&extra=page%3D2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