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明理論 少腹滿18】
傷寒少腹滿者,何以明之?
少腹者,下焦所治。
難經曰:下焦者,當膀胱上口。
主分別清濁,其治在臍下。
邪氣自上而下。
至於下焦。
結而不利,故少腹滿也。
胸中滿。
心下滿,皆氣爾。
即無物也。
及腹滿者,又有燥屎為之者,至於少 腹滿者,非止氣也,必有物聚於此。
而為之滿爾。
所以然者,身半以上。
同天之陽。
清 陽歸之。
身半以下。
同地之陰。
濁陰歸之。
清者在上。
而濁者在下。
內經謂清陽出上 竅。
濁陰出下竅。
當出不出。
積而為滿。
是在上而滿者氣也。
在下而滿者物也。
所謂 物者,溺與血爾。
邪氣聚於下焦,則津液不得通。
血氣不得行。
或溺或血。
留滯於下。
是生脹滿。
而硬痛也。
若從心下至少腹,皆硬滿而痛者,是邪實也。
須大陷胸湯下 之。
若但少腹硬滿而痛。
小便利者,則是蓄血之症。
小便不利者,則是溺澀之症。
經 曰:少腹滿。
應小便不利。
今反利者,為有血也。
又曰:少腹硬。
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
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症諦也,其小便利而少腹滿者,為太陽隨經。
瘀血在裡。
太陽自入腑者也。
經曰:太陽病不解。
熱結膀胱,其人如狂。
血自下。
下者愈,其外未解者,尚未可攻。
當先解外。
外解已。
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
桃仁承氣湯主之。
是少腹硬滿,為物聚於下可知矣。
滲之利之。
參酌隨宜。
可為上工。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