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類方 卷三 附子湯(三)】
附子湯(三)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 茯苓(三兩) 人參(二兩) 白朮(四兩) 芍藥(三兩)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日三服。
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寒邪已微。
其背惡寒者,當灸之。
但背惡寒,則寒邪聚於一處,故用灸法。
按:白虎加人參湯,亦有背微惡寒之症,乃彼用寒涼,此用溫熱,何也?
蓋惡寒既有微甚之不同,而其相反處,全在口中和,與口燥渴之迥別。
故欲知裡症之寒熱,全在渴不渴辨之,此傷寒之要訣也。
附子湯主之。
此乃病已向愈,正氣虛,而余寒尚存之證也。
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沉者,附子湯主之。
此亦虛寒余症。
引用:http://jicheng.sabi.tw/jcw/book/ ... 1%9E%E6%96%B9/index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