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
喘
傷寒發喘,有邪在表者,有邪在裡者,有水氣者。
在表者,心腹濡而不堅,外證無汗,法當汗之。
在裡者,心腹脹滿,外證有汗,法當下之。
其水氣者,心下怔忡,是以有青龍湯之證。
或注喘,汗出而喘,宜發之。
雖然,喘特病之常也。
其或直視譫語,汗出發潤,身汗如油,皆不可治。
太陽病,無汗而喘,麻黃湯。
陽明病,汗出,不惡寒,短氣腹滿,潮熱而喘,小承氣湯。
太陽陽明合病,喘而胸滿,不可下,宜麻黃湯。
誤下太陽,利不止,脈促,有汗而喘,葛根麻黃黃芩湯;無汗而喘,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水氣喘咳,乃太陽汗後飲水多而水停心下,小青龍湯去麻黃,加杏仁;小腹痛者,去麻黃,加茯苓。
陰病喘促者,反陰丹。
引用http://jicheng.sabi.tw/jcw/book/%E5%82%B7%E5%AF%92%E5%85%AD%E6%9B%B8/9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