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靈樞 五濤津液別第三十六37】
黃帝問於岐伯曰:水穀人於口,輸於腸胃,其液別為五。
天寒衣薄則為溺與氣,天熱衣厚則為汗,悲哀氣並則為泣,中熱胃緩則為唾。
邪氣內逆,則氣為之閉塞而不行,不行則為水脹,余知其然也,不知其何由生,願聞其道。
岐伯曰:水穀皆入於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
故三焦出氣,以溫肌肉,充皮膚,為其律;其流而不行者為液。
天暑衣厚則股理開,故汗出;寒留於分肉之間,聚沫則為痛。
天寒由股理團,氣濕不行,水本留於膀眈,則為溺與氣。
五藏六府,心為之主,耳為之聽,目為之喉,肺為之相,肝為之將,脾為之衛,腎為之主外。
故五藏六府之津液,盡上滲於目,心悲氣並則心系急,心系急則肺舉,肺舉則液上溢。
夫心系與肺,不能常舉,乍上乍下,故咳而泣出矣。
中熱則胃中消穀,消穀則蟲上下作,腸胃充郭故胃緩,胃緩則氣逆,故唾出。
五穀之津液,和合而為育者,內滲入於骨空,補益腦髓,而下流於陰股。
陰陽不和,則使液溢而下流於陰,違液皆減而下,下過度則虛,虛政腰背痛而膠以陰陽氣道不通,四海閉塞,三焦不瀉,津液不化,水穀並行腸胃之中,別於迴腸,留於下焦,不得滲膀眈,則下焦脹,水溢則為水脹,此津液五別之逆順也。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