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心悟-外科喉痺】
痺喉間腫痛,名曰喉痺。
古人通用甘桔湯主之,然有虛火、實火之分;緊喉、慢喉之別,不可不審。
虛火者,色淡,微腫,溺清,便利,脈虛細,飲食減少,此因神思過度,脾氣不能中護,虛火易至上炎,乃內傷之火,名曰慢喉風,虛証也。
午前痛甚者,屬陽虛,四君子湯加桔梗、麥冬、五味、當歸;午後痛甚者,屬陰虛,四物湯加桔梗、元參。
如不效,必加桂、附以為引導之用,加減八味湯,加牛膝主之。
若脈數有熱,六味湯主之。
更有中寒咽痛,治用半夏桂甘湯,不可誤投涼藥。
實火者,醇酒膏粱,風火積熱,火動生痰,腫痛暴發甚則風痰壅塞,湯水不入,聲音不出,此外至之火,名曰緊喉風,實証也。
宜用燈窩油,和漿水灌之,導去痰涎;或用土牛膝,搗爛,和醋酸灌之;或針刺紅腫之處,發泄毒血;或用金鎖匙吹之,俾喉漸松開,飲食可入,聲音得出,乃止。
宜用加味甘桔湯。
熱甚者,兼用三黃解毒湯。
諺云︰走馬看喉痺是也。
凡喉腫不刺血,喉風不吐痰,喉癰不放膿,乳蛾不針破,此皆非法。
又有勞嗽日久,咽傷聲損者,無法可療。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f.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