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籍富 發表於 2012-7-12 22:31:04

【學習道德經五十四章心得】

本帖最後由 文曲 於 2012-7-13 11:49 編輯 <br /><br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老子道德經五十四章心得</FONT>】</FONT>&nbsp; </STRONG></P>
<P><STRONG>原文:</STRONG><BR><STRONG><BR>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祭祀不輟. </STRONG></P>
<P><BR><STRONG>脩之身,其乃德真; </STRONG></P>
<P><BR><STRONG>脩之家,其德有餘; </STRONG></P>
<P><BR><STRONG>脩之鄉,其德乃長; </STRONG></P>
<P><BR><STRONG>脩之於國,其德乃豐; </STRONG></P>
<P><BR><STRONG>脩之於天下,其德乃普. </STRONG></P>
<P><BR><STRONG>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 </STRONG></P>
<P><BR><STRONG>吾何以知天下之然? </STRONG></P>
<P><BR><STRONG>以此.&nbsp; <BR><BR>自己寫的:<BR><BR>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祭祀不輟. </STRONG></P>
<P><BR><STRONG>專長於營造的人未動搖,專長於胸懷的人未失誤,兒女後代敬拜鬼神未中斷或停止。</STRONG><BR><STRONG><BR>脩之身,其乃德真;</STRONG></P>
<P><BR><STRONG>研習這個修養,那個然後共同遵循的規範實在不虛假的,</STRONG></P>
<P><BR><STRONG>脩之家,其德有餘;</STRONG></P>
<P><BR><STRONG>研習這個親屬所共居的地方,那個共同遵循的規範事實的正面存在不盡的;</STRONG></P>
<P><BR><STRONG>脩之鄉,其德乃長; </STRONG></P>
<P><BR><STRONG>研習這個泛指城市以外較偏遠的地區,那個共同遵循的規範然後時間久遠。</STRONG></P>
<P><BR><STRONG>脩之於國,其德乃豐;</STRONG></P>
<P><BR><STRONG>研習這個政府的團體,那個共同遵循的規範你的東西很充足。</STRONG></P>
<P><BR><STRONG>脩之於天下,其德乃普.</STRONG></P>
<P><BR><STRONG>研習這個在時間裡面,那個共同遵循的規範然後平常的或一般性的。</STRONG></P>
<P><BR><STRONG>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 </STRONG></P>
<P><BR><STRONG>所以用品名分地位看品格修養,所以用親屬所共居的地方看用親屬所共居的地方,所以用城市以外較偏遠的地區看城市以外較偏遠的地區,所以用地區看地區,所以用政府的團體看政府的團體,用時間裡面看時間裡面。</STRONG></P>
<P><BR><STRONG>吾何以知天下之然?</STRONG></P>
<P><BR><STRONG>我怎麼洞悉了解時間裡面的正確?</STRONG></P>
<P><BR><STRONG>以此</STRONG></P>
<P><BR><STRONG>用這裡<BR><BR>2012年7月10日晚,我聽到老師解釋之義記錄如下: <BR>&nbsp;</STRONG></P>
<P><STRONG>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祭祀不輟. <BR>&nbsp;</STRONG></P>
<P><STRONG><FONT color=red>專長於創立或設立者非除去,專長於志向者非離開或避開,後代敬拜鬼神非停止。 <BR></FONT>&nbsp;</STRONG></P>
<P><STRONG>脩之身,其乃德真; <BR>&nbsp;</STRONG></P>
<P><STRONG><FONT color=red>研習此名分與地位,那你的遵循的規範自然與本性; <BR></FONT>&nbsp;</STRONG></P>
<P><STRONG>脩之家,其德有餘; <BR>&nbsp;</STRONG></P>
<P><STRONG><FONT color=red>研習此屬所共居的地方,那遵循的規範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不盡的; <BR></FONT>&nbsp;</STRONG></P>
<P><STRONG>脩之鄉,其德乃長; <BR>&nbsp;</STRONG></P>
<P><STRONG><FONT color=red>研習此境界或狀態,那遵循的規範你的專精的技能; <BR></FONT>&nbsp;</STRONG></P>
<P><STRONG>脩之於國,其德乃豐; <BR>&nbsp;</STRONG></P>
<P><STRONG><FONT color=red>研習此在地區,那遵循的規範你的東西很多與充足; <BR></FONT>&nbsp;</STRONG></P>
<P><STRONG>脩之於天下,其德乃普. <BR>&nbsp;</STRONG></P>
<P><STRONG><FONT color=red>研習此在時間裡面,那遵循的規範你的平常與一般性的。 <BR></FONT>&nbsp;</STRONG></P>
<P><STRONG>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 <BR>&nbsp;</STRONG></P>
<P><STRONG><FONT color=red>所以用名分與地位看名分與地位,用共居的地方看共居的地方,用境界或狀態看境界或狀態,用地區看地區,用時間裡面看時間裡面。 <BR></FONT>&nbsp;</STRONG></P>
<P><STRONG>吾何以知天下之然? <BR>&nbsp;</STRONG></P>
<P><STRONG><FONT color=red>我為什麼能洞悉了解時間裡面正確性呢? <BR></FONT>&nbsp;</STRONG></P>
<P><STRONG>以此. <BR>&nbsp;</STRONG></P>
<P><STRONG><FONT color=red>用這裡。 <BR></FONT>&nbsp;</STRONG></P>
<P><STRONG>在聽老師講解之後,我的理解如下: <BR><BR>本文以一個長者的口氣給後人以告誡,開篇就說出要符合這樣的條件就是:“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祭祀不輟. ”是說一個懂得這套學術的人如何運用這套學術,他在告誡不要丟棄以前的環境和格局,來更改自己的環境和格局,如果這樣那麼就不知道以前的狀況,因為懂了對的時間裡面的方法方式,你自己認為有本事可以改動,那麼就不要用放棄的辦法而是用修改的方法,如果自己認為自己是有能力的,那麼就要展現出來,而不要唯唯諾諾的退縮,這不是一個有專業水準的人士做法狀態,如果是一個懂這套學術的人那麼就會知道這個祭拜的真正原因所在,兒女後代不能把這個祭拜斷掉,要繼續啊,因為這個祭拜的地方不是一般的人所謂的祭拜,而是因為懂時間裡面的奧妙所在,知道了得炁和時間打開空間的程序法則,來祭拜這個集炁之所在地方,可以催發十倍或更多的威力使自己發展的更好。</STRONG></P><STRONG>
<P><BR>如果一個想成功的人,那麼就要做到或符合這五個狀況之下的定義,</P>
<P>&nbsp;</P>
<P>首先說到名分地位,學習掌握這套學術使自己成功有了名分和地位,但是要遵循擁有的名分和地位相符合的道德水準,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但是要一步一步的走好,不能一味的貪欲名分和地位而忽視自己的道德水準和自己的能力,自身條件是發展的最大障礙。</P>
<P><BR>再有就是居家環境和格局,自如果自己是有能力的,懂這套時間裡面學術的,那麼就要把自己居住的地方調整好,使自己居住的環境格局趨吉避凶,來呼應自己想要的成功結局,如果做不到這些,那麼就無法實現更好的發展壯大,時運的更替和相應格局的更動是一個人或一個家族興旺與衰敗關鍵之所在,但是看你是否真的懂而會調整和更動,如果可以的話,那麼按照自己當時的條件和所在擁有的能力佈局使達到持續的發展。</P>
<P><BR>一個人如果想要達到某個行業或領域的主導地位,那麼自己本身要有相應的專業技能和相應的那個行業的共同遵循的規範和水準,而不是夜郎自大,自吹自擂,而是要擁有行業內最精湛的技能和擁有相應的共同遵循的行業標準並且自己要有相應的道德水準和相符合的層次。</P>
<P><BR>一個乞丐不可能一下子成為富翁的,即使更動他的格局使他得到飛來橫財成為了富翁,也之是曇花一現不會長久的,真正的富翁像李嘉誠那樣的,他擁有相符合的資源啊,不能憑空說我要成為李嘉誠那樣的富翁,看自己的能力和資源,自己在什麼階段就要想和作相符合事。</P>
<P><BR>最後一點是最重要的,如何掌握時間裡面的程序法則,依靠這套法則來規劃自己的最終想要達到的結果,而達到成功至柔的境地。</P>
<P><BR>也在告訴我們不能只懂堪輿術而其它的什麼也不知道,那麼就不可能成功的幫助我們未來的客戶使他們由小到大到更大的發展。</STRONG></P>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學習道德經五十四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