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籍富 發表於 2013-3-24 16:37:33

【人文●方濟會】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人文●方濟會</FONT>】</FONT></STRONG></P>&nbsp;<P><STRONG>亞西西‧方濟所創立的天主教修會團體。</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1209年經教宗依諾森三世(PopeInnocentIII)批准成立,亦稱小弟兄會,由3個團體組成,以亞西西‧方濟(FrancisofAssisi)為首的男性修會稱為第一會,方濟親設的女性修會稱為第二會,為在俗已婚或獨身的男女信徒所設立的第三會(今稱在俗第三會),合稱方濟大家庭。</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方濟會強調「貧窮」、「謙遜」,旨在效法福音的生活方式,獻身教會,服務人類。</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傳教修會的使命,促成方濟會在16世紀初,開始向美洲、非洲,及亞洲的菲律賓、印度、日本積極傳教。</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中國的傳教早在1292年(元至元29年),方濟會士孟高維諾(GiovanniMontecorvino)抵達汗八里(今北京),成為中國首任主教。</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對臺灣的傳教於1951年正式展開,大批義大利、比利時、德國、法國、美國的小弟兄抵達臺灣,促成方濟會中華會省的誕生。</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如天主教其他傳統修會,方濟會內部也面臨多次衝突和整合。</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1517年後,方濟會隱約形成守規派、住院派和加布遣派三個派別。</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爭執的起點在於對原始會規的遵循態度,「嚴格」、「中間派」、「革新」三者較量。</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不同的路線無損於方濟精神,方濟大家庭依然團結在天主教會內。</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方濟會對臺灣、香港、澳門、中國天主教會的一大貢獻,是1976年編譯出版第一本中文新舊約聖經:思高版《聖經》,它是通行至今,華人天主教會常用的中文聖經。</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參見「方濟靈修」)</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strong>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4273</strong>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文●方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