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2818 發表於 2012-12-6 23:32:31

【學習道德經第七十四章心得】

本帖最後由 tan2818 於 2012-12-6 23:53 編輯 <br /><br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學習道德經第七十四章心得</FONT>】</FONT></STRONG></P>
<P><BR><STRONG>在未聽老師講解前,我對本章之解釋如下: </STRONG></P>
<P><BR><STRONG>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STRONG></P>
<P><BR><STRONG>百姓非害怕生命的結束,如何用生命的結束害怕這個呢?</STRONG></P>
<P><BR><STRONG>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STRONG></P>
<P><BR><STRONG>如果讓百姓反復發生的害怕生命的結束,並且當作少有的人,我可以實行並且戰</STRONG></P>
<P><STRONG>鬥此,誰不怕的呢?</STRONG></P>
<P><BR><STRONG>常有司殺者殺。</STRONG></P>
<P><BR><STRONG>反復發生的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掌管戰鬥者使人致傷或死亡。</STRONG></P>
<P><BR><STRONG>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斲。</STRONG></P>
<P><BR><STRONG>一般接替掌管戰鬥者使人致傷或死亡,事情稱呼接替排行第一技藝的人砍去。</STRONG></P>
<P><BR><STRONG>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傷其手矣。</STRONG></P>
<P><BR><STRONG>一般接替排行第一技藝的人砍去者,少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未損害他的處理事情</STRONG></P>
<P><STRONG>的方法也。</STRONG></P>
<P><BR><STRONG>2012年12月4日晚,我聽到老師解釋之義記錄如下: </STRONG></P>
<P><BR><STRONG>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STRONG></P>
<P><BR><STRONG><FONT color=red>百姓非害怕生命的結束,如何用生命的結束害怕這個呢?</FONT></STRONG></P>
<P><BR><STRONG>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STRONG></P>
<P><BR><STRONG><FONT color=red>如果讓百姓反復發生的害怕生命的結束,並且當作少有的人,我可以實行並且戰</FONT></STRONG></P>
<P><STRONG><FONT color=red>鬥此,誰不怕的呢?</FONT></STRONG></P>
<P><BR><STRONG>常有司殺者殺。</STRONG></P>
<P><BR><STRONG><FONT color=red>反復發生的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掌管戰鬥者使人致傷或死亡。</FONT></STRONG></P>
<P><BR><STRONG>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斲。</STRONG></P>
<P><BR><STRONG><FONT color=red>提到接替掌管戰鬥者使人致傷或死亡,事情稱呼接替排行第一技藝的人砍去。</FONT></STRONG></P>
<P><BR><STRONG>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傷其手矣。</STRONG></P>
<P><BR><STRONG><FONT color=red>提到接替排行第一技藝的人砍去,少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未耗損他處理事情的方</FONT></STRONG></P>
<P><STRONG><FONT color=red>法也。</FONT></STRONG></P>
<P><BR><STRONG>聽完老師的解惑後,我的理解為:</STRONG></P>
<P><BR><STRONG>一般人不一定會害怕死亡,這就如孩童一樣,對不了解的事物往往不知道害怕,</STRONG></P>
<P><STRONG>因為不知道其原理依據自然也就不會知道其危害了,但重點是,不好的事情總是</STRONG></P>
<P><STRONG>重複發生,那麼誰不害怕呢?</STRONG></P>
<P><BR><STRONG>如果某個位置能讓人反復發生不好的事情,那麼這裡的人一定會害怕起來,也一</STRONG></P>
<P><STRONG>定會覺得哪裡有不對勁,但少有人會真正懂得原因或會找到事情的來源,可還是</STRONG></P>
<P><STRONG>會有極少的人認為自己可以找出來源並且找到處理的方式。</STRONG></P>
<P><BR><STRONG>這就像現今一些人,家裡如果有人發生車禍,可能會認為是運氣不好或不夠小心</STRONG></P>
<P><STRONG>造成的,但如果不管如何小心自己或家人總是重複的發生車禍,那麼他們一定會</STRONG></P>
<P><STRONG>覺得不對勁,便會去尋找原因,只是往往很難找到真正的原因,有的會去燒香拜</STRONG></P>
<P><STRONG>佛,有的會去找占卜或算命的,有的會去找和尚或道士等等。</STRONG></P>
<P><BR><STRONG>可惜去找了上述這些人也只能浪費時間而已,就像一個人生病了卻去找個殺豬的</STRONG></P>
<P><STRONG>屠夫一樣。</STRONG></P>
<P><BR><STRONG>所以當實際反復發生某些類似的事情時,要找到能掌握這個事情使人致傷或死亡</STRONG></P>
<P><STRONG>依據的人,這也就是上一章提到的掌握時間位置依據者。</STRONG></P>
<P><BR><STRONG>提到要找到能掌握使人致傷或死亡的學者,便一定要找到一流的專業者來處理,</STRONG></P>
<P><STRONG>這裡如果找到的只是二流或三流者,那麼就不只是浪費時間的問題了,可能的是</STRONG></P>
<P><STRONG>越處理越糟糕,因為他們的確都是在事情的來源處來處理的,也就是人所在的陽</STRONG></P>
<P><STRONG>宅處來處理,當在事物的根源處來處理問題,處理不好可是會導致事情更嚴重的</STRONG></P>
<P><STRONG>。</STRONG></P>
<P><BR><STRONG>所以一定要找到一流的專業者才能保證處理的時候沒有差錯,可是如今卻有一堆</STRONG></P>
<P><STRONG>沒有達到一流水平的人冒充一流者在行騙,這又該如何辨別呢?</STRONG></P>
<P><BR><STRONG>一個簡單的方法便是,真正的一流者一定要是處理事情不會消耗自身的人,而假</STRONG></P>
<P><STRONG>冒者一定會說處理事情會消耗自身功力或會受牽連,因為真懂者是以學理依據來</STRONG></P>
<P><STRONG>處理問題,運用的是知識與智慧,永遠也不會因為運用而損耗,而假冒者只是為</STRONG></P>
<P><STRONG>了騙取錢財,自然需要編些自己運用是需要付出的謊言來達到目的。</STRONG></P>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學習道德經第七十四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