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卷之四說卦傳第七章】
<p align="center"><font size="5"><b>【<font color="red">周易卷之四說卦傳第七章</font>】</b></font></p><p><b> </b></p>
<p><b>乾、健也。</b></p>
<p><b><br>坤、順也。</b></p>
<p><b><br>震、動也。</b></p>
<p><b><br>巽、入也。</b></p>
<p><b><br>坎、陷也。</b></p>
<p><b><br>離、麗也。</b></p>
<p><b><br>艮、止也。</b></p>
<p><b><br>兌、說也。</b></p>
<p><b> </b></p>
<p><b><br> 主題:【<font color="red">周易卷之四說卦傳第七章</font>】是要告訴我們</b></p>
<p><b><br>乾、健也。</b></p>
<p><b><br><font color="red">天象、擅長同樣。</font></b></p>
<p><b><br>坤、順也。</b></p>
<p><b><br><font color="red">地象、遵循、服從同樣。</font></b></p>
<p><b><br>震、動也。</b></p>
<p><b><br><font color="red">雷象、有所行為同樣。</font></b></p>
<p><b><br>巽、入也。</b></p>
<p><b><br><font color="red">風象、入同樣。</font></b></p>
<p><b><br>坎、陷也。</b></p>
<p><b><br><font color="red">水象、掉入、沉下去同樣。</font></b></p>
<p><b><br>離、麗也。</b></p>
<p><b><br><font color="red">火象、美好、華美同樣。</font></b></p>
<p><b><br>艮、止也。</b></p>
<p><b><br><font color="red">山象、停住不動同樣。</font></b></p>
<p><b><br>兌、說也。</b></p>
<p><b><br><font color="red">澤象、解釋同樣。</font></b></p>
<p><b> </b></p>
<p><b> </b></p>
<p><b><br>本文章單字單義如下:</b></p>
<p><b><br>乾</b></p>
<p><b><br>1. (1) 枯竭,沒有水分的。如:「乾草」、「乾枯」、「乾涸」、「乾柴烈火」、「口乾舌燥」。 <br> (2) 空、徒。如:「乾等」、「乾著急」、「乾瞪眼」。 <br> (3) 結拜認來的親戚關係。如:「乾爹」、「乾媽」、「乾兒子」、「乾妹妹」。 <br> (4) 經脫水加工製成的食品。如:「肉乾」、「乾糧」、「豆腐乾」、「鹹菜乾」、「小魚乾」、「梅乾菜」。 <br> (5) 表面的、形式化的。如:「乾笑兩聲」、「那婦人乾哭了一夜。」 <br>2. 易經卦名。八卦之一。象徵天、陽等意義。 <br> </b></p>
<p><b>健</b></p>
<p><b><br>(1) 強壯、身體好。如:「健康」、「健美」、「健壯」、「強健」。 <br>(2) 使強壯。如:「健身」。 <br>(3) 擅長,在某方面的能力、精力特別強。如:「健談」、「健步如飛」。 <br>(4) 健忘:容易忘、記憶力不佳。如:「老來多健忘」。 </b></p>
<p><b><br>也</b></p>
<p><b><br>(1) 同樣、並行。如:「他去,我也去。」、「這個問題我也碰過。」 <br>(2) 皆、全、都。如:「他什麼事也不做,真氣人!」、「我什麼也不知道,你就別再苦苦追問了。」 <br>(3) 尚可。表示讓步的口氣。如:「這樣也好」、「也只好如此了!」 <br>(4) 加強語氣詞。與「再」、「一點」等詞連用。如:「再也不敢」、「一點也不」。 <br>(5) 文言文助詞。A>用在句末,表示判斷或說明的語氣。如:「然也!」B>用在句末,表示疑問或感嘆的語氣。如:「何也?」、「悲也!」C>用在句中,表示語氣停頓。如:「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br>(6) 表示轉折。如:「房間雖然不大,住起來倒也挺舒適的。」 </b></p>
<p><b><br>坤</b></p>
<p><b><br>(1) 易經卦名。八卦之一。代表地、臣、母、妻等。 <br>(2) 女性的、女方的。如:「坤伶」、「坤德」、「坤範」、「坤儀」。 </b></p>
<p><b><br>順</b></p>
<p><b><br>(1) 沿、循。與「逆」相對。如:「順風」、「順流」、「順序」。 <br>(2) 遵循、服從。如:「歸順」、「順從」、「順理成章」。 <br>(3) 隨。如:「順口」、「順手」、「順應」。 <br>(4) 剛好、就便。如:「順便」、「順路」。 <br>(5) 適合、如意。如:「順心」、「順眼」、「唸起來很順口」、「這枝筆用起來很順手。」 <br>(6) 通暢。如:「通順」、「順暢」。 <br>(7) 整理。如:「拿把梳子把頭髮順一順。」 </b></p>
<p><b><br>震</b></p>
<p><b><br>(1) 令人驚慌的撼動。如:「地震」、「震撼」、「震盪」。 <br>(2) 心情大受影響,十分激動。如:「震驚」、「震怒」。 <br>(3) 突然而來的大雷。 <br>(4) 易經卦名。八卦之一。代表雷電。 </b></p>
<p><b><br>動</b></p>
<p><b><br>(1) 事物改變原來的位置或脫離靜止狀態。如:「運動」、「動靜得宜」、「風吹草動」、「牽一髮動全身」。 <br>(2) 有所行為。如:「動手」、「動員」、「動腦筋」、「動心思」。 <br>(3) 行為。如:「行動」、「動作」、「一舉一動」。 <br>(4) 心有所感。如:「感動」、「動心」、「動人」、「動怒」。 <br>(5) 開始做。如:「動工」、「動筆」、「動土」、「動身前往」。 <br>(6) 動輒:每每、往往、屢次。如:「動輒得咎」。 <br>(7) 用在動詞之後,表示能力或效果。如:「提不動」、「你已經說動他了嗎?」 </b></p>
<p><b><br>巽 第665頁。音遜</b></p>
<p><b><br>1、“易”卦名。<br>(1)八卦之一。<br>(2)六十四卦之一。<br>2、謙讓。通遜。如:謙巽。</b></p>
<p><b><br>入</b></p>
<p><b><br>(1) 從外面進到裡面。與「出」相對。如:「入口」、「出入」、「入境」、「入場」、「引狼入室」。 <br>(2) 參加。如:「入學」、「入會」、「入股」、「入伍」。 <br>(3) 收進、所得。如:「收入」、「入帳」、「量入為出」、「入不敷出」。 <br>(4) 到、達。如:「入夜」、「入夏」、「入冬」。 <br>(5) 落。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br>(6) 合乎。如:「入時」、「入流」、「入情入理」。 <br>(7) 沉溺、深陷。如:「入迷」、「入神」、「走火入魔」。 <br>(8) 中古聲調四聲(平、上、去、入)之一。如「月」、「屋」、「質」、「覺」等字。 </b></p>
<p><b><br>坎</b></p>
<p><b><br>(1) 坎坷:<br>A>路不平,不好走。如:「路途坎坷」。<br>B>比喻失意、困頓、不得志。如:「坎坷歲月」、「身世坎坷」。 <br>(2) 易經卦名。八卦之一。象徵水。 </b></p>
<p><b><br>陷</b></p>
<p><b><br>(1) 掉入、沉下去。如:「陷入」、「越陷越深」。 <br>(2) 攻破。如:「攻陷」、「衝鋒陷陣」。 <br>(3) 比喻城池失守。如:「淪陷」、「失陷」。 <br>(4) 設計害人。如:「構陷」、「陷害」、「誣陷」。 <br>(5) 缺點、過失。如:「缺陷」。 <br>(6) 陷阱:本指用來捕捉野獸的坑穴。後比喻為害人的計謀。如:「他誤中敵人的陷阱以致於打了敗仗」。 </b></p>
<p><b><br>離</b></p>
<p><b><br>(1) 由合而分。如:「分離」、「離開」、「離別」、「離婚」。 <br>(2) 距、相隔。如:「距離」、「我家離學校很近。」 <br>(3) 背叛。如:「背離」、「離經叛道」、「眾叛親離」。 <br>(4) 奇異不合常理。如:「離奇」。 <br>(5) 易經卦名。八卦之一。代表火。 <br> </b></p>
<p><b>麗。</b></p>
<p><b><br>1. (1) 美好、華美。如:「美麗」、「麗人」、「豔麗」、「佳麗」、「麗質天生」。 <br> (2) 光亮的、晴朗的。如:「麗日當空」、「風和日麗」。 <br>2. 高麗:即「朝鮮」,現在的韓國。隋唐時稱為「高麗」。 </b></p>
<p><b><br>艮 第1674頁。</b></p>
<p><b><br>1、違背;不聽從。<br>2、堅固。<br>3、“易”卦名。<br>4、姓。</b></p>
<p><b><br>止</b></p>
<p><b><br>(1) 停住不動。如:「停止」、「靜止」。 <br>(2) 使停住。如:「止付」、「止血」、「止咳」、「止痛」。 <br>(3) 停頓、結束。如:「休止」、「止息」、「適可而止」、「血流不止」。 <br>(4) 攔阻、不准。如:「禁止」、「阻止」、「制止」。 <br>(5) 僅、只。如:「不止」、「僅止」、「止此一家,別無分號。」 <br>(6) 行為。如:「舉止」。 </b></p>
<p><b><br>兌</b></p>
<p><b><br>(1) 交換。如:「兌換」。 <br>(2) 憑票據支付或領取現金。如:「兌付」、「匯兌」、「擠兌」。 <br>(3) 易經卦名。八卦之一。代表沼澤。 </b></p>
<p><b><br>說</b></p>
<p><b><br>1. (1) 講話、告訴。如:「說話」。 <br> (2) 言論、道理。如:「學說」、「著書立說」。 <br> (3) 解釋。如:「說明」、「說理」、「說清楚」。 <br> (4) 責備。如:「我剛剛說了他一頓。」 <br> (5) 談論。如:「談天說地」、「談古說今」。 <br> (6) 介紹親事。如:「說媒」、「說婆家」。 <br> (7) 小說:一種有情節的文學作品。如:「章回小說」、「長篇小說」。 <br>2. 用言語勸人,使其聽從或採納。如:「說服」、「遊說」。 <br>3. 喜悅。通「悅」。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b></p>
<p><b> </b></p>
<p><b> </b></p>
<p><b> </b></p>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