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籍富 發表於 2012-9-20 23:27:28

【學習老子道德經六十四章心得】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學習老子道德經六十四章心得</FONT>】&nbsp; </FONT></STRONG></P><STRONG>
<P>&nbsp;</P>
<P>原文:</P>
<P>&nbsp;</P>
<P>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P>
<P>&nbsp;</P>
<P>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P>
<P>&nbsp;</P>
<P>合抱之木,生於毫末; </P>
<P>&nbsp;</P>
<P>九層之臺,起於累土; </P>
<P>&nbsp;</P>
<P>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P>
<P>&nbsp;</P>
<P>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P>
<P>&nbsp;</P>
<P>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P>
<P>&nbsp;</P>
<P>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 </P>
<P>&nbsp;</P>
<P>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P>
<P>&nbsp;</P>
<P>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 </P>
<P>&nbsp;</P>
<P>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 </P>
<P>&nbsp;</P>
<P>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BR><BR>我的理解直譯:</P>
<P><BR>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P>
<P><BR>他的穩定不困難的不須費力的掌控,他的將來跡象不困難的計畫策略,他的不堅韌不困難的散解,他的細小不明顯的不困難 由聚而分。</P>
<P>&nbsp;</P>
<P>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P>
<P><BR>做由將來表事實狀況正面存在,管理統理從沒有隨便任意。</P>
<P><BR>合抱之木,生於毫末; </P>
<P>&nbsp;</P>
<P>環繞物納入懷裡的樹,成長在細微的尾端。</P>
<P>&nbsp;</P>
<P>九層之臺,起於累土; </P>
<P><BR>多次重疊的高出地面的平坦地方,建造在堆積泥混合物。</P>
<P><BR>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P>
<P><BR>眾多里程的走,開端在腳下。</P>
<P>&nbsp;</P>
<P>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P>
<P>&nbsp;</P>
<P>做的人輸,堅守的人錯過。</P>
<P>&nbsp;</P>
<P>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P>
<P><BR>這因為品德崇高通達事理的人没有做所以没有輸,没有擁有所以没有丟掉遺落</P>
<P><BR>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 </P>
<P><BR>百姓跟隨所作所為,普遍的一般的差不多的變為輸。</P>
<P><BR>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P>
<P><BR>細心畢竟依照最早的,即没有输所作所为。</P>
<P><BR>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 </P>
<P><BR>這因為品德崇高通達事理的人想要非希望,非價值高的不容易獲取的商品。</P>
<P>&nbsp;</P>
<P>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 </P>
<P><BR>模仿非研習,還原如初許多人的位置錯誤。</P>
<P>&nbsp;</P>
<P>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P>
<P>&nbsp;</P>
<P>用幫助眾多的一切有形體的東西的起源的地方,未有勇氣的做。<BR><BR>老師解釋之義記錄如下: </STRONG></P>
<P><BR><STRONG>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STRONG></P>
<P><BR><STRONG><FONT color=red>還<FONT color=red>穩當</FONT>與穩定不困難的掌控,還沒有徵候與跡象不困難的籌劃,還行事爽快不困難的散解,還稍稍不困難的排解。</FONT></STRONG></P>
<P><BR><STRONG>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STRONG></P>
<P><BR><STRONG><FONT color=red>當作此在沒有狀況的正面存在,診療此在沒有騷動。</FONT></STRONG></P>
<P><BR><STRONG>合抱之木,生於毫末; </STRONG></P>
<P><BR><STRONG><FONT color=red>環繞此知覺,<FONT color=magenta>活著在</FONT>細微的尾端;</FONT></STRONG></P>
<P><BR><STRONG>九層之臺,起於累土; </STRONG></P>
<P><BR><STRONG><FONT color=red>九階級此底座,產生在連續疆域;</FONT></STRONG></P>
<P><BR><STRONG>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STRONG></P>
<P><BR><STRONG><FONT color=red>眾多區域的動作,事情的起頭與開端在腳下。</FONT></STRONG></P>
<P><BR><STRONG>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STRONG></P>
<P><BR><STRONG><FONT color=red>做者輸的,掌握者<FONT color=magenta>錯誤</FONT>的。</FONT></STRONG></P>
<P><BR><STRONG>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STRONG></P>
<P><BR><STRONG><FONT color=red>對用品德崇高通達事理的人沒有做所以沒有輸,沒有掌握所以沒有改變。<BR></FONT></STRONG><BR><STRONG>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 </STRONG></P>
<P><BR><STRONG><FONT color=red><FONT color=magenta>百姓</FONT>的參與,普遍的在差不多<FONT color=magenta>可以至</FONT>輸此。<BR></FONT></STRONG><BR><STRONG>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STRONG></P>
<P><BR><STRONG><FONT color=red>細心<FONT color=magenta>最後到</FONT>事情的起頭與開端,就沒有毀壞所作所為。<BR></FONT></STRONG></P>
<P><STRONG>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 </STRONG></P>
<P><BR><STRONG><FONT color=red>事情用品德崇高通達事理的人想要非意念,非價值高的不容易獲取此商品。</FONT></STRONG></P>
<P><BR><STRONG>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 </STRONG></P>
<P><BR><STRONG><FONT color=red>模仿未研習,還原如初許多人的地方與位置錯誤。</FONT></STRONG></P>
<P><BR><STRONG>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STRONG></P>
<P><BR><STRONG><FONT color=red>用扶助與幫助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此當然,才未不怕的發展。<BR><BR></FONT><FONT color=blue>我的理解和心得:</FONT></STRONG></P>
<P><STRONG><FONT color=blue></FONT></STRONG>&nbsp;</P>
<P><STRONG><FONT color=blue>這篇文章說到實際運用的一些問題,自己居家的格局空間還與不好反映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看是不是安穩平安,在自己的掌控中,來炁與來曜如果還沒有發那麼就還可以繼續居住,但是一個懂時間法則的人,他能運籌帷幄而<FONT color=magenta>決戰千里</FONT>,在居家空間還沒有出現徵候與跡象不困難的籌劃,來選擇好的空間而規避風險,從而改變自己的人生劇本使自己在社會中立於不敗之地。</FONT></STRONG></P>
<P><STRONG><FONT color=blue></FONT></STRONG>&nbsp;</P>
<P><STRONG><FONT color=blue>我們居家周圍的環境是變化的,這樣就改變了居家炁度與來風來曜,所以就會出現好的與壞的同時存在的狀況,這樣我們就好認定看自己的格局是不是受到環境的變化而無法繼續居住,用自己的知識和工具測量皇極,進而測量來炁與來曜,用精準的度數為依據判斷。</FONT></STRONG></P>
<P><STRONG><FONT color=blue></FONT></STRONG>&nbsp;</P>
<P><STRONG><FONT color=blue>用這些數據為依據,依靠我們所學習的程序法則九炁之變等法則推演判斷居家周圍環境的來曜,“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就是作者告訴我們這樣的一個道理。</FONT></STRONG></P>
<P><STRONG><FONT color=blue></FONT></STRONG>&nbsp;</P>
<P><STRONG><FONT color=blue>每一個來曜所在的方位不同而我們在測量的時間也要確定好自己所站立的位置,每個曜煞會因自己所立足之地與觀看角度的不同而測量出的數據也不同,所以作者用“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來提醒我們這些後來學習者,這個站立之處是非常重要和關鍵的,是所測量的數據精準程度的關鍵所在,如果數據錯誤那麼就會一切免談,因為數據是我們的最重要的學理依據,如果這些不懂或錯誤的話那也是枉然白忙乎而已。</FONT></STRONG></P>
<P><STRONG><FONT color=blue></FONT></STRONG>&nbsp;</P>
<P><STRONG><FONT color=blue>對與一個懂的人來說,這些是不成問題的,就像老師這樣,他知道哪裡是有用的哪裡是沒有用的,在居家周圍一看就知道,那些是要測量的那些是沒有用而不測量的心中一目了然,即使測量也不會因為站立之處而含糊不清,所以老師運用學術是胸有成竹,起結果也是和當初預估的那樣,這套學術沒有差不多這一說,對就是對,錯就是錯,它是一套運行法則一步一步的推演而來才呈現結果,作者在提醒我們“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如果用差不多而行是,那麼就只有失敗而告終。</FONT></STRONG></P>
<P><STRONG><FONT color=blue></FONT></STRONG>&nbsp;</P>
<P><STRONG><FONT color=blue>自己如果測量或運用學術一定要細心謹慎,完成每一步的程序,例如運用羅盤來說,開機就有九個程序而且每一個程序要心中明白他的學理依據,進入測量程序要知道自己測量的是什麼手法是什麼什麼學理依據,要心中明了,如果心亂數據自然不會精準,在測量的過程中從開始到結束不能有絲毫的錯誤。</FONT></STRONG></P><STRONG>
<P><BR><FONT color=blue>天地的運行影響和控制力一切有形體的東西這是自然法則,“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當然人也是如果順應時間法則,那麼就會發展壯大,如果不合乎這個時間法則那麼就滅亡,但是萬物皆有用,煞曜有好就有壞,是我們人用學術的方法來區分,對我們好的當然就要用,不好的我們就規避。</FONT></P>
<P><BR><FONT color=blue>想要學習這套學術,也非常的不容易啊,要付出時間和精力這是次要的,哪裡有這樣的老師啊,這是最重要的,如果沒有老師的教即使花費一生的時間也可能鑽研不到這些法則的,用金錢買也不能買來自己懂啊,天地運行的法則是不會讓大家知道的,在前面的文章就已經說過,“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重要的消息少張揚,就是這套時間運行的法則極少有人說,更何況教,我們這幾位是三生有幸與到了老師不辭辛苦的教導,真是千年修來的機緣,真心感謝老師,但是我們愚鈍沒能學好,但是我們有一個好的老師和好的開端,付出努力就能在老師的教導下完成學西,學生真心感謝老師。<BR></FONT></STRONG></P>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學習老子道德經六十四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