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道德經第六十四章心得】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學習道德經第六十四章心得</FONT>】</FONT></STRONG></P><P><STRONG></STRONG> </P>
<P><STRONG>在未聽老師講解前,我對本章之解釋如下: </STRONG></P>
<P><BR><STRONG>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STRONG></P>
<P><BR><STRONG>他的存與居不困難的與不須費力的掌控,他的將來事情發生前所顯露的徵候與跡象不困難的、不須費力計畫與策略,他的不堅韌與容易破碎的不困難的與不須費力的散解,他的卑賤不困難的與不須費力的排解。<BR><BR></STRONG></P>
<P><STRONG>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STRONG></P>
<P><BR><STRONG>發展這個從沒有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管理與統理這個從沒有隨便與任意。</STRONG></P>
<P><BR><STRONG>合抱之木,生於毫末; </STRONG></P>
<P><BR><STRONG>環繞用手臂將人或物納入懷裡的樹,成長從極小與細微的尾端;</STRONG></P>
<P><BR><STRONG>九層之臺,起於累土; </STRONG></P>
<P><BR><STRONG>九重疊而成的部分的高出地面的平坦地方,建造從增加與堆積地上的沙與泥混合物;</STRONG></P>
<P><BR><STRONG>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STRONG></P>
<P><BR><STRONG>眾多區域的舉動,事情的起頭、開端從腳下。</STRONG></P>
<P><BR><STRONG>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STRONG></P>
<P><BR><STRONG>做者毀壞這個,堅守者丟掉、遺落這個。</STRONG></P>
<P><BR><STRONG>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STRONG></P>
<P><BR><STRONG>事情用德行高尚博通事理的人沒有做所以沒有毀壞,沒有堅守所以沒有丟掉、遺落。</STRONG></P>
<P><BR><STRONG>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 </STRONG></P>
<P><BR><STRONG>出於民間的的參與,普遍的與一般的從差不多的變為並且毀壞。</STRONG></P>
<P><BR><STRONG>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STRONG></P>
<P><BR><STRONG>小心與細心結局與最後的時刻依照最早的與最初的,法度與制度沒有毀壞所作所為。</STRONG></P>
<P><BR><STRONG>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 </STRONG></P>
<P><BR><STRONG>事情用德行高尚博通事理的人希望非願望與想得到滿足的意念,未注重與重視不容易獲取的商品。</STRONG></P>
<P><BR><STRONG>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 </STRONG></P>
<P><BR><STRONG>模仿非研習,還原如初許多人的因此錯誤。</STRONG></P>
<P><BR><STRONG>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STRONG></P>
<P><BR><STRONG>用扶助與幫助眾多的與許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這個當然,並且非不怕的與有勇氣的做。</STRONG></P>
<P><BR><STRONG>2012年9月18日晚,我聽到老師解釋之義記錄如下: </STRONG></P>
<P><BR><STRONG>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STRONG></P>
<P><BR><STRONG><FONT color=red>還穩定不困難的掌控,還沒有徵候與跡象不困難的籌劃,還行事爽快不困難的散解,還稍稍不困難的排解。</FONT></STRONG></P>
<P><BR><STRONG>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STRONG></P>
<P><BR><STRONG><FONT color=red>當作此在沒有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診療此在沒有騷動。</FONT></STRONG></P>
<P><BR><STRONG>合抱之木,生於毫末; </STRONG></P>
<P><BR><STRONG><FONT color=red>環繞此知覺,活在細微的尾端;</FONT></STRONG></P>
<P><BR><STRONG>九層之臺,起於累土; </STRONG></P>
<P><BR><STRONG><FONT color=red>九階級此底座,產生在連續疆域;</FONT></STRONG></P>
<P><BR><STRONG>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STRONG></P>
<P><BR><STRONG><FONT color=red>眾多區域的動作,事情的起頭與開端在腳下。</FONT></STRONG></P>
<P><BR><STRONG>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STRONG></P>
<P><BR><STRONG><FONT color=red>做者輸的,掌握者錯<FONT color=magenta>誤</FONT>的。</FONT></STRONG></P>
<P><BR><STRONG>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STRONG></P>
<P><BR><STRONG><FONT color=red>對用品德崇高通達事理的人沒有做所以沒有輸,沒有掌握所以沒有改變。</FONT></STRONG></P>
<P><BR><STRONG>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 </STRONG></P>
<P><BR><STRONG><FONT color=red><FONT color=magenta>百姓</FONT>的參與,普遍的在差不多<FONT color=magenta>可以至</FONT>輸此。</FONT></STRONG></P>
<P><BR><STRONG>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STRONG></P>
<P><BR><STRONG><FONT color=red>細心最<FONT color=magenta>後到</FONT>事情的起頭與開端,就沒有毀壞所作所為。</FONT></STRONG></P>
<P><BR><STRONG>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 </STRONG></P>
<P><BR><STRONG><FONT color=red><FONT color=magenta>對</FONT>用品德崇高通達事理的人想要非意念,非價值高的不容易獲取此商品;</FONT></STRONG></P>
<P><BR><STRONG>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 </STRONG></P>
<P><BR><STRONG><FONT color=red>模仿未研習,還原如初許多人的地方與位置錯誤。<BR></FONT></STRONG><BR><STRONG>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STRONG></P>
<P><BR><STRONG><FONT color=red>用扶助與幫助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此當然,才未不怕的發展。<BR></FONT></STRONG><BR><STRONG>聽完老師的解惑後,我的理解為:</STRONG></P>
<P><BR><STRONG>這章告訴我們,只要我們所住陽宅的來風與來曜還沒有發凶便可以有時間去掌控,來風與來曜還沒有開始發動便可以有時間去籌劃,也就是我們可以利用還未發凶的這段時間,行事爽快的去處理這些來風與來曜,將它們一一擊破,從而可以稍稍不困難的排解掉它們以後對我們造成的危機。</STRONG></P>
<P><BR><STRONG>首先當我們確認了來風與來曜還未發動後,便要診斷出這些來風與來曜未來會發動的時間,這樣便能精確的知道自己能有多少時間來做安排,看看需要如何處理,就像如果陽宅坐山是空亡,那麼我們便可以利用來風與來曜還未發凶的這段時間去尋找新的居所,在現在的居所發凶之前能夠搬離出去;如果陽宅坐山不是空亡,那麼我們便可以利用來風與來曜還未發凶的這段時間去看看能否以裝修的方式,改變格局使坐山之炁與來風之炁和來曜之炁相呼應而合炁。</STRONG></P>
<P><BR><STRONG>需要注意的是,我們一定要知道環繞在我們周圍的物哪些才是來風與來曜,如果把沒作用的物當成了來曜,而有作用的來曜卻當成了沒作用,那麼接下來的判斷也只能是錯誤。</STRONG></P>
<P><BR><STRONG>還要注意的是,我們一定要知道有作用之物的有作用之點在哪,那便是有作用的凹凸物頂端最高點,如果這裡測不對,那麼接下來的一切也將是錯誤的。</STRONG></P>
<P><BR><STRONG>而我們之所以要測量這些數據便是為了能以方位度數據導出來炁數據,知道來炁的類別屬於九炁中的何種,而最終的九炁才是我們辨別吉凶的運用依據。</STRONG></P>
<P><BR><STRONG>人站在炁口處或窗口處之中央處,外面的180度範圍內,眼睛看到的上下45度斜角範圍內的凹凸物便是有用的,也便是來風與來曜,這便是我們在不同的格局空間測量數據的依據,而這些的一切都起頭與開端都是在立極之地,也就是站在炁口處或窗口處之中央處這裡開始的。</STRONG></P>
<P><BR><STRONG>所以不懂上述程序者卻認為自己可以掌握陽宅的吉凶,以自己的理論運用在陽宅空間上那麼必然只會是輸,他所掌握的也一定是錯的。</STRONG></P>
<P><BR><STRONG>就像外面普遍的認為只用放些雞、狗、獅子等擺件就可以化掉外面的來煞一樣,真是可笑之極,也不想想難道來風與來曜的射線波還能認識這些動物的形象?</STRONG></P>
<P><BR><STRONG>會因為害怕這些形象而不進這個空間了嗎?</STRONG></P>
<P><BR><STRONG>從古到今都不知道有多少道觀與寺廟因為時間的更替而無法倖免于難,不是毀於戰火便是毀於天災等因素中,連神佛的形象都無法倖免于難了,還能有什麼形象可以化煞?</STRONG></P>
<P><BR><STRONG>所以做事穩當之人才能算聰明人,他們不會去做自己無法掌控的事情,以至於讓自己處於危險之中,如此才不會輸,因為沒有掌握時間闔闢空間的程序法則,也就無法掌控來風與來曜,所以沒有隨意的去改變。</STRONG></P>
<P><BR><STRONG>而外面還是有很多人去參與改變,他們普遍的認為只用掌握的差不多就可以,所以變為最後輸光。</STRONG></P>
<P><BR><STRONG>就像外面所謂的風水師普遍的都是拿著一般規律當成運用規範,卻不知道他們所使用的依據從何而來,也不知道這麼使用的理由是什麼,只知道老師是這麼教的,書上是這麼寫的,卻不知道這些是對還是錯。</STRONG></P>
<P><BR><STRONG>學術的領域裡面沒有什麼叫差不多,就像123與1.23都是一樣的數字,但是他們所代表的含義可不是差不多,活人與死人都一樣是人,可是他們的區別卻是巨大的,所以學術裡只有對與錯,沒有差不多,如果說差不多的就只能是錯的,用錯誤的依據去改變,只能得到不是自己想要的結果。</STRONG></P>
<P><BR><STRONG>而如果懂時間裡面的程序法則者,能細心的用正確的手法與細心的正確的認物,從頭到尾都是這樣的話,那麼也就沒有做錯的機會了。</STRONG></P>
<P><BR><STRONG>所以真正的聰明人,一定要真正的懂了時間裡面的程序法則這套學術才會去做,而這套學術也不是想學就能隨便學到的,就算學到也不是隨便就能學成的,它是需要花費昂貴的代價才能獲取的學術,而這個代價便是大量的時間。</STRONG></P>
<P><BR><STRONG>模仿者不是真正的研習者,這裡還是說這些所謂的大師們,他們只是在模仿而不是在研習,看見別人拿羅盤他們也模仿著拿羅盤,可是人家測量的是炁度空間數據,而他們卻是在測量度空亡數據;看見別人畫九宮他們也模仿著畫九宮,雖然都叫九宮,可是人家的九宮能相對合十而平衡,而他們的九宮卻是亂飛亂跳相對不能合十。</STRONG></P>
<P><BR><STRONG>所以模仿者所使用的依據還原如初,他們的根源都是憑空捏造的,完全沒有學理依據可言,也只能是錯誤的依據。</STRONG></P>
<P><BR><STRONG>用知識與智慧來幫助可以幫助之人,運用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當成我們的工具,這本就是正當的,但前提是一定要完全的掌握了這套時間程序法則,不全懂就是不懂,只有真正全懂了,也就不用再怕來炁、來曜、來風的發展了,只要它們還未發凶,就有時間以學術法則為依據來調整,改變它們為我們所用而幫助我們。<BR></STRONG></P>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