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2818 發表於 2012-8-21 00:24:49

【醫宗金鑑 正骨心法要訣 頭面部 顛頂骨 01】

<P align=center><B><FONT size=5>【<FONT color=red>醫宗金鑑 正骨心法要訣 頭面部 顛頂骨 01</FONT>】</FONT> </P>
<P>&nbsp;</P>
<P>&nbsp;</P>顛頂骨 顛者頭頂也。
<P>&nbsp;</P>其骨男子三叉縫,女子十字縫。
<P>&nbsp;</P>一名「天靈蓋」,位居至高,內函腦髓,如蓋,以統全體者也。
<P>&nbsp;</P>或碰撞損傷,如卒然而死,身體強硬,鼻口有出入聲氣,目閉,面如土色,心口溫熱跳動者,此證可治。
<P>&nbsp;</P>切不可厥拏,並扶起盤坐,蓋恐驚亂之氣上沖,或從傷處,或從七竅走洩,必傷性命也。
<P>&nbsp;</P>惟宜屈膝側臥,先將高醋,調混元膏,敷於頂上。
<P>&nbsp;</P>以定痛消腫,活血拔毒。
<P>&nbsp;</P>再將草紙捲點著,令煙氣熏其口鼻,再燃煤淬入醋內,使熱氣薰蒸口鼻。
<P>&nbsp;</P>如無煤之處,燒鐵淬之亦可。
<P>&nbsp;</P>以引五臟血脈,使之通和。
<P>&nbsp;</P>待其口中呻吟有聲,即以童便調八釐散溫服,可以氣轉陽回。
<P>&nbsp;</P>外用手法,推按心胸、兩肋、腋下、腹上。
<P>&nbsp;</P>並輕託內腕攢筋,頻頻揉摩,即掌後高骨寸關尺診脈處也。
<P>&nbsp;</P>夫衝撞損傷,則筋脈強硬,頻頻揉摩,則心血來復,命脈流通,即可回生。
<P>&nbsp;</P>常服正骨紫金丹。
<P>&nbsp;</P>復外用散瘀和傷湯,洗去前敷之混元膏,再換敷混元膏。
<P>&nbsp;</P>服丸藥後,或大便色黑乾燥,此乃腸胃存有瘀血。
<P>&nbsp;</P>或有耳聾者,俱服加減蘇子桃仁湯。
<P>&nbsp;</P>以逐瘀血,健脾胃,養精神。
<P>&nbsp;</P>兼用導氣通瘀錠,寒於耳中。
<P>&nbsp;</P>飲食宜素粥湯飲,忌氣怒、油膩、麵食,臥處宜淨室,勿令人喧亂。
<P>&nbsp;</P>若傷重已死者,用白布纏頭,以木棍輕輕拍擊足心。
<P>&nbsp;</P>再提髮令其直正,安定頸骨,舒其筋絡。
<P>&nbsp;</P>外敷混元膏,內服紫金丹。
<P>&nbsp;</P>若墜車馬損傷顛縫者,其邪墜而下,多在左而少在右,因右手利便而然也。
<P>&nbsp;</P>其治法同碰撞諸傷。
<P>&nbsp;</P>如頂骨塌陷,驚動腦髓,七竅出血,身挺僵厥,昏悶全無知覺者不治。
<P>&nbsp;</P>「混元膏」治打撲損傷,骨碎筋翻,瘀血凝聚,消青紫腫痛等證。
<P>&nbsp;</P>羚羊血 五錢 沒藥 五錢 漏蘆 三錢 紅花 三錢 大黃 二錢 麝香 三錢 升麻 三錢 白芨 五錢 生梔子 二錢 甘草 二錢 明雄黃 五錢 白斂 三錢 右為細末,用高醋熬成膏,敷於頂上。
<P>&nbsp;</P>「八釐散」治跌打損傷,接骨散瘀。
<P>&nbsp;</P>蘇木麵 一錢 半兩錢 一錢 自然銅 三錢醋淬七次 乳香 三錢 沒藥 三錢 血竭 三錢 麝香 一分 紅花 二錢 丁香 五分 番木鱉 一錢,油炸去毛 共為細末,黃酒溫服,童便調亦可。
<P>&nbsp;</P>「正骨紫金丹」治跌打撲墜,閃錯損傷。
<P>&nbsp;</P>並一切疼痛,瘀血凝聚。
<P>&nbsp;</P>丁香、木香、瓜兒血竭、兒茶、熟大黃、紅花 各一兩 當歸頭、蓮肉、白茯苓、白芍 各二兩 丹皮 五錢 甘草 三錢 共為細末,煉蜜為丸,每服三錢,童便調下,黃酒亦可。
<P>&nbsp;</P>「散瘀和傷湯」治一切碰撞損傷,瘀血積聚。
<P>&nbsp;</P>番木鱉 油炸去毛 紅花、生半夏 各五錢 骨碎補、甘草 各三錢 蔥鬚 一兩 水五碗煎滾,入醋二兩,再煎十數滾,熏洗患處,一日十數次。
<P>&nbsp;</P>「加減蘇子桃仁湯」治瘀血內聚,心經瘀熱,大腸不燥者。
<P>&nbsp;</P>蘇子 三錢 蘇木 一錢末 紅花 一錢 桃仁 炒 麥冬、橘紅 各三錢 赤芍、竹茹、當歸 各二錢,酒洗水三鍾,煎一鍾。
<P>&nbsp;</P>渣二鍾,煎八分溫服。
<P>&nbsp;</P>「導氣通瘀錠」耑治耳聾奇方。
<P>&nbsp;</P>用不去油巴豆 一個 螌蝥 三個 麝香 少許 以蔥涎蜂蜜,和捻如麥粒形,絲棉裹置耳中。
<P>&nbsp;</P>響聽如雷,勿得驚懼。
<P>&nbsp;</P>待二十一日,耳中有膿水流出,方可去錠,奇妙無比。 </B>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醫宗金鑑 正骨心法要訣 頭面部 顛頂骨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