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考古 十三行博物館展出】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水下考古 十三行博物館展出</FONT>】</FONT></STRONG></P><P> </P>
<P><SPAN>更新日期:<Q>2009/10/25 03:01</Q></SPAN> 唐嘉邦/北縣報導 </P>
<P> </P>
<P><STRONG>中國時報【唐嘉邦/北縣報導】</STRONG></P>
<P><BR><STRONG>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廿一日起到十二月十三日在八里十三行博物館舉辦「潛進歷史─水下考古特展」,是台灣首次出現以水下文化資產為主題的展覽,展覽內容包括海內外多項珍貴寶物及資料,帶領民眾一窺水下考古世界奧妙。</STRONG></P>
<P><BR><STRONG>文建會主委黃碧端指出,「水下考古特展」是台灣首次以水下文化資產為主題的展覽,將海底沉船、貨物或是水下遺址,透過考古、歷史學家還原歷史風貌。</STRONG></P>
<P><BR><STRONG>「水下考古特展」在十三行博物館入口處,設置為一艘仿古戰艦,在水面上浮現,這艘殘破的戰艦配有數們傾倒攀附著多彩礁石的古砲,彷彿在訴說歷史的滄桑,同時也希望遊客進入展場解開它的身世之謎。</STRONG></P>
<P><BR><STRONG>「水下考古特展」展區一共分成六大主題,以深入淺出的文字、生動活潑的互動裝置介紹「沉沒水下的文化資產」、「水下考古」及「世界水下文化資產保護」,以及營造遺址現場氛圍的「沉船遺址」、原物重現的「出水遺物保存維護」及「台灣水下重要文化資產」。</STRONG></P>
<P><BR><STRONG>黃碧端說,希望透過深入淺出、虛擬、互動體驗的方式,以及水下文化資產再利用的座談會,讓參觀者一同來探索水平面下的歷史,建立「就地保護」與「防止偷盜」的國際觀念,來與世界接軌。</STRONG></P>
<P><BR><STRONG>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主任何傳坤表示,水下考古包括沉船、陸地水下遺址、水下人類生活遺跡,像是動物化石與器具也包含在內,尤其只要有海洋貿易的海域就會有沉船,所以推測水中的文物可能會比陸上還豐富。</STRONG></P>
<P><BR><STRONG>何傳坤說,這次的展覽雖然無法借到國外沉船的文物參展,但仍爭取獲授權的照片或影片展出,相信民眾仍可以感受到沉船的魅力。</STRONG></P>
<P><BR><STRONG>這次的「水下考古特展」將從廿一日起到十二月十三日在八里十三行博物館第一特展室展出,有興趣的民眾可以前往參觀。<BR></STRONG></P>
<P> </P>
<P>引用:<A href="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1025/4/1tmpy.html"><FONT color=#0000ff><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http">http</SPAN>://tw.news.yahoo.com/<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article">article</SPAN>/url/d/a/09<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102">102</SPAN>5/4/1tmpy.html</FONT></A></P>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