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中林六經辨證醫案太陽證哮喘】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 【<FONT color=red>范中林六經辨證醫案太陽證哮喘</FONT>】</FONT></STRONG></P><P align=center> </P>
<P><B><FONT size=4>太陽證哮喘</FONT></B></P>
<P><B><FONT size=4></FONT></B> </P>
<P><B><FONT size=4>馬××,男,3歲。 </P>
<P> </P>四川雙流縣某鄉。
<P> </P>【病史】從嬰兒時起,常患感冒。
<P> </P>兩歲時,曾高熱咳嗽,服藥後熱退,但咳嗽未愈,遷延至三歲。
<P> </P>近因新感,病勢加重,發為喘逆,哮鳴之聲,鄰室可聞。
<P> </P>1965年5月來診。
<P> </P>【一診】咳嗽氣喘,喉間痰鳴,痰清稀,白泡沫較多,咳時微汗出,遇風咳甚。
<P> </P>面色萎黃,舌質淡紅,苔白滑。
<P> </P>此為太陽表虛證哮喘。
<P> </P>法宜解肌祛風,降逆平喘,以桂枝加厚朴杏子湯加味主之。
<P> </P>
<P>處方 桂枝6克 炙甘草3克 白芍6克 生薑10克 大棗15克 厚朴4克 杏仁6克 紫菀6克 防風3克 五劑 。</P>
<P> </P>
<P>【二診】服上方五劑,咳喘明顯減輕,夜能安睡。 </P>
<P> </P>早晚遇風仍咳喘,痰多,汗出。
<P> </P>風邪未盡,濕痰尚盛。
<P> </P>上方加茯苓、陳皮、法夏,以除濕化痰。
<P> </P>
<P>處方 桂枝6克 白芍6克 大棗10克 生薑10克 厚朴4克 杏仁6克 紫菀6克 防風3克 法夏9克 炙甘草3克 云苓12克 陳皮5克 三劑 。</P>
<P> </P>
<P>【三診】服三劑後,咳喘大減,時咳清稀痰涎。 </P>
<P> </P>擬小半夏湯加味,溫中化飲,祛風止咳治之。
<P> </P>
<P>處方 云苓12克 法夏6克 乾薑3克 炙甘草5克 旋覆花6克 紫菀6克 蘇葉3克 防風3克 。</P>
<P> </P>
<P>【四診】服四劑,咳喘平。 </P>
<P> </P>因久病傷正,宜溫中益氣,健脾除濕,以理中湯加味善其後。
<P> </P>處方 黨參10克 白朮6克 乾薑3克 炙甘草3克 黃耆6克 法夏6克 砂仁5克 云苓6克 六劑 服六劑後停藥,身體恢復正常。
<P> </P>1979年7月26日追訪,患兒已成年,體質健壯,哮喘未復發。
<P> </P>【按語】此例太陽表虛,桂枝湯證具。
<P> </P>復因風痰交爭,新感引動宿疾,氣機阻滯,發為哮喘。
<P> </P>正如《傷寒論》所說:「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朴、杏子佳。」
<P> </P>驗之臨床,對太陽傷寒之表虛兼有喘逆之證,不論老幼皆宜。
<P> </P>
<P>引用<A href="http://jicheng.sabi.tw/jcw/book/%E8%8C%83%E4%B8%AD%E6%9E%97%E5%85%AD%E7%B6%93%E8%BE%A8%E8%AD%89%E9%86%AB%E6%A1%88/index"><FONT color=#0000ff><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http">http</SPAN>://jicheng.sabi.tw/jcw/book/%E8%8C%83%E4%B8%AD%E6%9E%97%E5%85%AD%E7%B6%93%E8%BE%A8%E8%AD%89%E9%86%AB%E6%A1%88/index</FONT></A> </FONT></B></P>
頁:
[1]